Zygote 进程的初始化与预加载机制

Zygote 是 Android 系统中所有应用进程的 “母体”,其初始化过程直接影响应用启动效率与系统稳定性。在 init 进程通过 rc 文件启动 Zygote 后(如执行 /system/bin/app_process64 命令),Zygote 首先会初始化 Java 运行环境,包括启动 ART 虚拟机、设置虚拟机参数(如堆内存大小),并注册 JNI 方法,建立 Java 层与 Native 层的通信桥梁。


Zygote 的核心特性是预加载机制。它会在启动阶段提前加载系统核心类、资源和库文件,这些内容被所有应用进程共享,避免重复加载。具体来说,Zygote 会读取 /system/etc/preloaded-classes 文件,加载 hundreds 个 Android 框架核心类(如 ActivityServiceBinder 等);同时加载 /system/framework/framework-res.apk 中的资源(如布局、字符串、图片),并预链接常用 Native 库(如 libandroid_runtime.solibbinder.so)。


预加载的优势在于 “一次加载,多次复用”。当 Zygote 通过 fork() 创建新应用进程时,借助 Linux 的写时复制(Copy-on-Write) 机制,子进程可直接共享 Zygote 已加载的内存页,大幅减少应用启动时的类加载与资源解析时间。此外,Zygote 会初始化 Binder 通信环境,启动 Socket 监听(通常为 /dev/socket/zygote),等待 ActivityManagerService(AMS)发送进程创建请求(如启动应用时的 startProcessLocked 调用)。


Zygote 还会设置进程优先级、配置 SELinux 安全上下文,并初始化系统属性(如 ro.zygote 标识 Zygote 类型)。在 Android 10 及以上版本中,为支持 32 位与 64 位应用共存,系统可能启动多个 Zygote 进程(如 zygote64 与 zygote32),分别负责对应架构的应用进程创建。Zygote 的初始化完成后,系统便具备了快速孵化应用进程的能力,为上层应用运行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