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大棚是基于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分析等系统技术,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对空气温湿度、土壤温湿度、土壤水分、二氧化碳含量、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监测,利用以太网、4G、WIFI的网络信号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到智慧大棚物联网管理平台,从而实现手机或电脑端查看大棚内各种数据变化与现场监控,实现宏观调控。以下为基于LoRaWAN的温室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,涵盖环境监测、智能控制及数据分析全流程,专为农业温室场景优化设计:


一、系统架构

温室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_4G

1. 感知层(数据采集)

传感器类型

监测参数

技术规格

部署密度

空气温湿度

温度(-20℃~60℃±0.5℃)

湿度(0~100%RH±3%)

防结露涂层

每200㎡ 1节点

光照强度

0~200klux(±5%)

硅光电池+滤光片

每跨区1节点

土壤墒情

水分(0~100%±2%)

EC值(0-5ms/cm)

陶瓷头抗腐蚀设计

每种植区3节点

CO₂浓度

0~5000ppm(±50ppm)

NDIR红外原理

每500㎡ 1节点

2. 传输层(LoRaWAN组网)

温室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_物联网_02

  • 节点配置
  • 工作频段:CN470(中国区)/EU868(欧洲)
  • 发射功率:20dBm(最大),自适应调节
  • 电池寿命:2年(AA锂电,10分钟上报1次)
  • 网关部署
  • 覆盖半径:3km(视距)/500m(密集作物)
  • 回传方式:4G/Ethernet双模
  • 边缘计算:支持本地规则触发(如温度超限立即通风)

3. 平台层(云端管理)

  • 功能模块
  • 实时数据看板:3D温室模型可视化
  • 告警引擎:微信/短信多级报警(阈值可调)
  • 控制策略库:支持IFTTT逻辑(若光照<10klux且温度>25℃→开启遮阳网)

温室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_4G_03


二、核心功能实现

1. 环境闭环控制

2. 水肥一体化联动

  • 控制逻辑
  • 土壤含水量<60% → 滴灌启动(时长=缺水量×1.2)
  • EC值<1.2ms/cm → 按作物生长周期自动配肥
  • 节水效果:较传统灌溉减少用水35%(实测数据)

3. 病虫害预测

  • 融合温湿度历史数据+图像识别(可选扩展)
  • 霉变风险模型:当持续湿度>90%超2小时触发预警

三、部署案例

山东寿光番茄温室(面积5亩):

  • 硬件配置
  • 传感器节点:18个(6类参数)
  • 网关:1台(室内吸顶安装)
  • 效益
  • 增产22%,节水30吨/月
  • 人工巡检减少70%,异常响应速度提升至5分钟内

四、选型建议

  1. 传感器:优先选IP65防护+防紫外线外壳
  2. 网关:推荐8通道接收(如DM7201 内蒙古德明电子物联网网关)
  3. 平台:可选择阿里云IoT或ThingsBoard开源方案

五、成本估算

项目

单价

5亩温室总成本

传感器节点

200元/个

3600元

LoRaWAN网关

2500元/台

2500元

云平台年费

800元/年

800元

合计

 

6900元


该系统符合《NY/T 3213-2018 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规范》,支持与现有农业装备(如卷膜机、补光灯)无缝对接。实际部署时需根据温室结构优化天线位置,确保信号穿透多层塑料膜后的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