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气企业在气候科技中应扮演什么角色?

行业专业知识可转化应用于地热等领域,但投资明显滞后。

本周,关于地热初创企业Quaise的新报道披露了其商业化新型钻井技术的进展。该公司通过名为回旋管的装置,试图以更低成本实现更深度钻井,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地热资源。(详细报道可点击查看)

为完成报道,作者走访了Quaise位于休斯顿的总部,并访问了其技术合作伙伴兼投资方——全球最大钻井公司之一的Nabors Industries总部。站在Nabors总部后院钻井平台上的那一刻,令人不禁思考油气行业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:该行业既拥有资源和能源专业知识,又与化石燃料存在利益关联——它真能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部分吗?

Quaise与Nabors的合作模式在气候科技领域日益常见:初创企业与同领域成熟企业建立伙伴关系(水泥行业的Sublime Systems与全球最大水泥生产商之一的合作亦属此例)。2021年,Quaise获得Nabors 1200万美元早期投资,目前后者更成为其技术合作伙伴。

Nabors工业能源转型团队项目工程师表示:"我们对钻井类型保持技术中立。"该公司正在推进地热行业其他投资项目,与Quaise的合作是多年协作的成果:"我们由衷期待Quaise的技术突破。"

这种合作对Quaise具有明显价值:获得资源与专业知识的同时,Nabors也通过创新企业探索地热新方向。更重要的是,若化石燃料遭淘汰,该合作使Nabors得以参与新一代能源开发。

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:"没有油气行业参与的能源转型虽可实现,但实现净零目标的成本更高、难度更大。"在2050年净零排放能源系统蓝图中,约30%能源可来自油气行业知识资源适用的领域,包括氢能、液态生物燃料、生物甲烷、碳捕获和地热能。

然而迄今,该行业远未发挥其气候积极力量潜力。IEA报告显示,2022年油气生产商仅占全球气候科技投资的1%。虽近期投资略有增长,但难言行业真正投入。随着美国政府对气候科技支持减弱,预计油气企业将进一步收缩投资承诺。

某机构近期撤销了削减油气产量和清洁能源投资的承诺,去年更注销11亿美元海上风电投资并计划出售其他风电资产。另一机构则关闭了在加利福尼亚的所有车载加氢站(虽然电动汽车在美国远超氢能车辆,此举损失有限,但仍值得关注)。

油气公司投资规模微乎其微,且常因政治风向转变而退缩。更不容忽视的是,化石燃料公司素有不良行为记录:最臭名昭著的案例是某机构科学家在1970年代就准确模拟了气候变化趋势,却选择淡化而非公布研究结果(公司代表辩称这属于内部讨论而非刻意隐瞒)。

尽管化石燃料仍是近期必然选择,油气公司(尤其是生产商)需做出违背财务利益的重大变革才能符合气候目标,而真正愿意转型者寥寥无几。正如IEA报告所言:"实践中,任何承诺变革者都不应等待他人先行。"

本文源自某机构技术评论周刊气候通讯。每周三接收最新内容,请注册订阅。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公众号(办公AI智能小助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