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droid 启动流程是一个多阶段、跨层次的复杂系统启动过程,涵盖了从底层硬件引导到上层应用框架初始化的完整路径。该流程主要包括六个关键阶段:Bootloader 阶段、Kernel 阶段、init 进程启动、Zygote 进程创建、SystemServer 服务初始化,以及 Launcher 应用的启动。每个阶段承担着不同的职责,彼此协作,最终将设备引导至一个可交互的图形化桌面环境。
首先,设备通电后,系统芯片的 BootROM 开始执行预定义的固化代码,并加载 Bootloader。Bootloader 主要负责初始化硬件、配置系统参数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。接下来进入 Kernel 阶段,Linux 内核负责加载驱动、初始化内存、挂载根文件系统等基础系统功能,并启动第一个用户空间进程 init。init 作为 PID 为1的进程,是用户空间的起点,它根据多个 rc 配置文件启动系统级服务。
随后,init 启动 Android 特有的 Zygote 进程。Zygote 是 Android 应用进程的“孵化器”,会预加载系统核心类和资源,并通过 Socket 等待进程创建请求。SystemServer 是由 Zygote fork 出的第一个 Java 层服务进程,负责启动所有核心系统服务,包括 ActivityManagerService、PackageManagerService 和 WindowManagerService 等,构建出 Android 的服务框架。
最终,SystemServer 启动 Launcher 应用,系统进入可视化桌面。用户可通过点击图标启动应用,真正完成从电源到系统运行的全过程。Android 启动流程体现了底层引导到上层框架的高效协同机制,是理解 Android 系统架构与调试问题的重要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