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计算作为新兴技术,有望以指数级速度解决经典计算机难以处理的问题。量子运算通过量子门实现量子比特(qubit)间的连接。当前量子比特噪声水平较高,难以可靠执行复杂量子算法。虽然量子纠错技术能补偿噪声,但传统方案需要数千个物理量子位来维护单个逻辑量子位的可靠性。

在发表于《npj Quantum Information》的研究中,提出了一种低开销的容错T门实现方案。该方案通过创新设计,将T门实现的资源开销(包括量子位数量和操作次数)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该方案完全适配当前主流量子计算架构的硬件约束条件。

关键技术突破

  1. 魔法态直接制备
  2. 摒弃传统魔法态蒸馏方案,首创容错魔法态直接制备方法。通过物理级克利福德门操作即可获得高保真魔法态,无需传统方案中的逻辑级操作,显著降低资源消耗。
  3. 冗余辅助量子位编码
  4. 创新性地将辅助量子位动态复用为标志量子位,既能检测错误,又可防止小错误扩散为不可纠正的大错误。这种双重角色设计使得:
    • 量子位利用率提升300%
    • 所有操作保持近邻连接特性
    • 物理级操作即可实现容错
  5. 底层实现架构
  6. 与传统"自上而下"方案不同,该研究采用"自下而上"的实现路径:
  7. graph TD
  8. A[物理量子位] --> B[冗余编码]
  9. B --> C[错误检测]
  10. C --> D[魔法态制备]
  11. D --> E[容错T门]

实验验证

在颜色码量子纠错方案中,通过优化全局哈达玛测量电路:

  • 辅助量子位需求从传统方案的56个降至4个
    • 时序步骤压缩40%
    • 错误率低于10^-6的魔法态制备成功率提升15倍 该成果使得非克利福德门的容错实现首次具备近期实验可行性,为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扫清了关键障碍。研究团队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优化该方案在超导量子芯片上的具体实现。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公众号(办公AI智能小助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