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测评目标

  • 验证产品功能与宣传的一致性
  • 评估产品在真实场景下的性能表现
  • 对比不同厂商产品的优劣势
  • 确认是否满足企业技术需求和业务目标

2. POC范围

2.1 核心功能验证

  • 数据采集能力
    • 支持的监控数据类型(指标/日志/链路/事件等)
    • 数据源兼容性(K8s/虚拟机/中间件/自定义应用等)
    • 数据源类型(阿里云SLS、SkyWalking、prometheus、ES等)
    • 采集效率与资源占用(Agent轻量化程度)
  • 可视化与分析
    • 仪表盘自定义灵活性(兼容 Grafana JSON)
    • 预置模板丰富度(k8s/中间件/数据库/网络/基础资源)
    • 多维度下事件分析能力(快速定位故障根因/AI智能体)
    • 匹配告警规则配置(阈值/智能基线/关联分析/故障自愈)
  • 告警与响应
    • 告警渠道覆盖(如飞书/电话语音/短信/邮件/钉钉/企业微信等)
    • 告警去重与抑制逻辑(如告警风暴/告警合并/告警屏蔽/告警静默等)
    • 自动化处理(如告警自愈/联动工单系统)
    • 告警系统(如告警认领、升级、排班)

2.2 性能测试

  • 高负载场景
    • 单节点支持的最大数据吞吐量
    • 千/万级时间序列数据的查询延迟
    • 分布式架构的横向扩展能力
  • 稳定性
    • 7×24小时持续采集的丢包率(如指标采集不全导致告警误报)
    • 服务端故障恢复时间(如节点宕机,服务假死)
    • 采集数据不同压缩率占用空间比及查询数据响应时长

2.3 集成与扩展

  • API开放程度(数据导入/导出/管理)
  • 与第三方工具集成(Prometheus/Grafana/运维CMDB平台/Devops平台)
  • 自定义插件开发支持
  • 功能模块是否支持二开

2.4 安全与合规

  • 数据传输加密(TLS/私有协议)
  • 权限模型(RBAC/租户隔离)
  • 审计日志完整性

3. 测评指标量化

image.png

4. 交付物要求

  1. 测试报告
  • 原始数据(截图/日志/性能监控结果)
  • 与竞品的对比矩阵
  1. 结论建议
  • 推荐等级(A/B/C/D)
  • 风险提示(如功能缺失或性能瓶颈)

5. 注意事项

  • 提前与厂商确认POC时长和资源支持(如免费额度)
  • 关键测试用例需双方确认
  • 完整的功能或测试文档

原文链接

个人技术私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