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batis入门 前言 在前面我们学习MySQL数据库时,都是利用图形化客户端工具(如:idea、datagrip),来操作数据库的。

在客户端工具中,编写增删改查的SQL语句,发给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,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SQL语句并返回执行结果。

增删改操作:返回受影响行数

查询操作:返回结果集(查询的结果)

我们做为后端程序开发人员,通常会使用Java程序来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。Java程序操作数据库,现在主流的方式是:Mybatis。

什么是MyBatis?

MyBatis是一款优秀的 持久层 框架,用于简化JDBC的开发。

MyBatis本是 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iBatis,2010年这个项目由apache迁移到了google code,并且改名为MyBatis 。2013年11月迁移到Github。

官网:https://mybatis.org/mybatis-3/zh/index.html

在上面我们提到了两个词:一个是持久层,另一个是框架。

持久层:指的是就是数据访问层(dao),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。

框架:是一个半成品软件,是一套可重用的、通用的、软件基础代码模型。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更加高效、规范、通用、可拓展。

接下来,我们就通过一个入门程序,让大家快速感受一下通过Mybatis如何来操作数据库。

  1. 快速入门 需求:使用Mybatis查询所有用户数据。

1.1 入门程序分析 以前我们是在图形化客户端工具中编写SQL查询代码,发送给数据库执行,数据库执行后返回操作结果。

图形化工具会把数据库执行的查询结果,使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

现在使用Mybatis操作数据库,就是在Mybatis中编写SQL查询代码,发送给数据库执行,数据库执行后返回结果。

Mybatis会把数据库执行的查询结果,使用实体类封装起来(一行记录对应一个实体类对象)

Mybatis操作数据库的步骤:

准备工作(创建springboot工程、数据库表user、实体类User)

引入Mybatis的相关依赖,配置Mybatis(数据库连接信息)

编写SQL语句(注解/XML)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向着五星的方向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 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69748833/article/details/135310422